過端午說端午.....
光陰似水.奔流而去...節日即將到來,我先在此祝福大家~健康,佳節愉快!
端午節的由來 &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
脊椎受傷後大概有三年多沒寫字了,
今天天氣適中,不冷不熱,讓人感覺全身舒暢,突然想到何不來寫幾個字看看,
兩千多個日子未握毛筆了是否還能寫呢,說寫就寫, 還沒寫過這麼大的毛筆字呢
落款寫得不好,可是又不想重寫。XD ( 右邊黑黑的是划龍船 )
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臣子,有智慧,有膽識,口才好,又很會寫文章作詩。
到國外是很好的使者,在國內能爲楚王提供很好的意見,最重要的,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,時時刻刻爲國操心。
楚國的臣子靳尚,看見才華洋溢的屈原心中十分嫉妒,在楚王面前說盡屈原的壞話,楚王不能明辯是非,便把屈原趕出國去。當時秦國與楚國是天下最強的國家,秦國一直想滅掉楚國,就設下了計謀約楚王在武關相會,要將美女嫁給他。
流浪在外的屈原,仍時時刻刻的關心國事。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,十萬火急的趕回國去,勸楚王:大王,您千萬千萬不能去啊!秦國就像毒蛇一般的狡猾,這次他們一定是擺下陷阱要陷害您,大王,我求求您,別去吧。
楚王不聽忠臣的勸告,還是去了。結果,楚王果然被秦國活活害死。屈原聽到這個消息抱頭痛哭,埋怨著:大王,您爲什麼不肯相信我呢?新王繼位了,歷史依然重演著,屈原第二次被趕出了國家。
到處流浪的屈原,漂泊在荒山水畔,他用華美的文詞將一肚子的委屈,寫成一首首愛國的詩篇,
但他心頭的愁悶就像那滾滾的江水,一波波的起伏哽咽著,永遠沒有停止。 ( 孤雁攝自新店吊橋上空)
江邊陣陣冷風吹起,一隻孤雁飛過陰沉沉的天空。屈原看自己不能報效國家,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
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意義呢?就悲痛的抱起大石頭往沮羅江一跳。
江邊層層水花飛起,濺落,又化作一圈圈的漣漪…最後江水終於恢復了平靜,
然而憂國的屈原,卻隨著他抱的大石頭重重的沉沒在江底,永遠離開人世間。
這一天 ! 正是農曆五月五日。附近居民知道屈原投江,趕忙划船營救,可惜太遲了。他們只有敲鑼打鼓嚇走魚群。
又用竹筒裝米放入江中餵飯魚蝦,好讓魚蝦不吃屈原的身體。人們非常敬重屈原的愛國精神,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,
都要去河邊紀念他。當年划船敲鑼打鼓的緊張情形,逐漸演變成今天端午節的划龍船比賽,
竹筒裝米也變成箬葉包粽的習俗了。...